當前位置:主頁 > 文件法規

2021年江蘇省醫政醫管工作要點

發布日期:2021-03-29 瀏覽次數:


 

 

 

蘇衛醫政便函〔2021〕13號

 

關于印發《2021年全省醫政醫管

工作要點》的通知

 

各設區市及昆山、泰興、沭陽縣(市)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處(科、股),省管有關醫院:

現將《2021年全省醫政醫管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制定年度工作計劃,細化目標、措施,認真抓好落實,確保各項工作任務按時完成。

 

 

                    省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處                               

                     2021311

 

 

抄送:中國醫科院皮膚病醫院、省衛生監督所、省醫學會、省衛生統計信息中心、省醫管中心、省醫院協會、省醫師

協會、省護理學會、省臨檢中心、省康復醫學會。

 

2021年全省醫政醫管工作要點

 

2021年,全省醫政醫管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省委十三屆九次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全國醫療管理工作會議和全省衛生健康工作會議部署,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全面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著力構建整合型醫療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改善醫療服務行動,依法強化醫療服務綜合監管,大力改善醫療行業作風,以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擔當,促進我省醫療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一、以不發生規模性輸入和反彈為底線,全力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

(一)科學實施病例救治。落實四早”“四集中要求,堅持確診病例每日監測、重癥專家進駐隔離病房、救治專家巡診會診等制度,完善確診病例救治方案,對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科學高效開展救治。

(二)提升疫情常態化防控能力。規范落實預檢分診、發熱門診制度,建成100家示范發熱門診。強化首診負責制,堅持重點人群應檢盡檢,落實醫務人員和在院患者健康管理。推進分區管理,加強醫療機構環境監測。推動公立醫院成立公共衛生職能科室,明確公共衛生服務職能,構建醫防融合機制。

(三)加強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建設。推進綜合醫院感染性疾病樓各級傳染病醫院建設,構建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加快推進定點醫院平疫結合可轉換病建設,加強重癥醫學、呼吸、麻醉、傳染等??平ㄔO,提高傳染病鑒別診斷和醫療救治能力。

(四)提升核酸檢測科學化水平。建立大規模核酸采樣和檢測信息系統,有序開展實驗室驗收工作,提高核酸檢測能力和效率,加強實驗室檢測質量控制和生物安全管理,定期開展室間質評,做好核酸檢測常態化管理。

(五)做好疫苗接種醫療保障工作。加強醫療機構疫苗接種點質量控制,保障疫苗接種服務質量安全。加強疫苗接種醫療救治保障,組織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分片包干責任區域內接種單位的醫療救治保障工作,建立疫苗接種異常反應醫療救治綠色通道。落實疫苗接種醫療救治信息報送制度。

(六)強化醫療機構感染防控。從嚴落實醫療機構感染防控各項制度,全面實施標準預防。健全醫院感染管理組織,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每250張床位至少配備1院感管理專職人員。持續推進醫院感染質量控制信息化建設。強化院感知識全員培訓和考核。加強督導檢查,嚴格落實院感約談制度。

(七)參與監測預警機制建設。全面推進醫療機構門急診電子病歷系統結構化改造,制定驗收標準,分層分級開展驗收工作,提升監測預警能力。開展結構化住院電子病歷建設試點。

二、以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為目標,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八)研究制定公立醫院十四五發展規劃。成立專家組,對三級公立醫院十四五發展規劃進行評估考核。按照公立醫院???/span>一超多強建設目標,指導完善規劃目標和任務舉措,提高規劃制定的質量。

(九)建立落實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機制。貫徹落實《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研究制定我省實施意見,明確建設目標、部門職責和任務分工,組織開展試點工作,加強考核評價和監督檢查,及時總結試點經驗。

(十)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充分發揮各級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作用,推動完善公立醫院外部治理政策體系。醫院章程執行情況納入等級醫院評審內容,促進醫院完善內部治理體系。健全并落實黨委領導下院長負責制等各項制度,推進民主管理和科學決策。落實兩個允許要求,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十一)推動公立醫院服務體系創新。落實委省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合作協議,按照一院一策原則,制定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實施方案,創建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推進各市制定本市創建省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方案,簽訂委市共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合作協議,明確配套政策,加大對省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支持力度。完成兒童等專業類別省級區域醫療中心評估和確認工作,啟動傳染病、骨科等類別省級區域醫療中心設置工作。研究制定公立醫院多院區管理意見。落實《江蘇省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范發展的實施意見》,引導社會資本舉辦兒童、婦產、精神、康復、老年等短缺??漆t療機構。

(十二)推動臨床重點??瓢l展。修訂省級臨床重點??乒芾硪幎霸u分標準,完善評審方法和評估體系。繼續開展省、市臨床重點??茝秃撕驮u審工作。加強呼吸、傳(感)染、重癥、精神、兒科、急診等??平ㄔO。

(十三)推動醫療人才技術創新。協同編制《江蘇省十四五衛生健康人才發展規劃》,統籌推進全省高層次人才、骨干人才、基礎人才隊伍建設。不低于業務收入2%標準,推動醫療機構設立人才基金,全力加強???/span>人才隊伍建設。加強精神、兒童等短缺醫師隊伍建設,將每十萬常住人口精神科執業(助理)醫師數納入對各設區市政府考核指標。協同開展重大疾病防治臨床研究,形成一批診療標準、技術規范、臨床路徑和防治指南。加強公立醫院臨床研究,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平臺建設,將轉化成果納入日??己?/span>。規范醫療新技術引進、消化、吸引、推廣臨床應用管理,促進生物醫學等新技術推廣應用。

(十四)推動醫療服務模式創新。全面推行實名制就診,大力推行分時段預約診療、診間預約和集中預約檢查檢驗,擴大基于區塊鏈的預約診療試點。創新日間醫療服務模式,規范設置日間病房、日間治療中心。鼓勵公立醫院退休醫師、在職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執業或開設工作室,鼓勵社會辦醫療機構醫師作為家庭醫生提供預約上門服務。加快互聯網醫院建設,規范互聯網醫療服務。推動智慧醫院建設,加強診療服務信息向區域平臺歸集,支持健康檔案醫務人員患者開放。成立省級胸痛、創傷和卒中質控中心,提升救治中心醫療質量。擴大多學科診療試點,推動省癌癥中心和省肺結節診療中心建設,建立疑難復雜專病臨床診療中心。結合醫療需求的實際情況,探索建立特需醫療服務模式。

(十五)推動公立醫院管理創新。推動公立醫院完善管理架構,充分發揮專家委員會在管理中的作用,借助信息化、智慧化手段,實施科學化、精細化、智慧化管理。推動三級公立醫院全面落實總會計師制度,提高醫院運營效率。
    (十六)深入實施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完成2019、2020年度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組織開展2021年度績效考核。會同財政等部門研究省屬醫院績效考核結果應用機制,將績效考核結果財政投入、項目立項、經費核撥、績效工作總量核定、醫保總額調整掛鉤。

(十七)改革阻礙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同有關部門開展影響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研究,推動建立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協同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動態調整公立醫院崗位績效工資總量,提高人員支出占比。爭取建立公立醫院編外人員職業年金制度,推動開展編外人員養老保險試點。

三、以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為目標,構建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十八)加強城市醫療集團建設。推進制定城市醫聯體章程,開展區域醫療聯合體績效考核,完善牽頭醫院負總責、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同的區域整合性服務體系。完善市級醫聯體規劃,推進醫聯體網格化分區包段,開展出院病人健康管理服務試點,為網格內居民提供連續性醫療服務。

(十九)加強??坡撁私ㄔO。加強??茖2÷撁私ㄔO,制定省級??坡撁嗽u價標準,指導各??坡撁酥贫撁苏鲁?,完善組織管理,建立以利益為紐帶的合作方式。

(二十)加強院前急救能力建設。推動《江蘇省院前急救醫療條例》立法工作。開展院前急救專業人才培訓,加強院前急救人才隊伍建設。成立院前急救質控中心,制定院前醫療急救標準、流程和考核指標,加強質控管理。推進院前醫療急救呼救定位工作試點,提高科學調度水平。新設置30個院前急救站點。

(二十一)加強縣醫院能力建設。制定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評估細則,開展縣級醫院服務能力評估工作,縣級綜合醫院90%以上達到國家服務能力推薦標準。繼續推進縣醫院轉設三級醫院工作。做好縣級醫院醫防結合能力提升工作。

(二十二)加強接續性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全面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結合家庭醫生簽約、家庭病床、延續性護理等服務,增加居家護理服務供給。配合開展全省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專項檢查。開展機構和居家相結合的安寧療護工作試點,為疾病終末期患者提供疼痛及其他癥狀控制、舒適照護等服務。增加護理服務業人力資源供給,開展醫療護理員培訓,規范醫療護理員隊伍管理。

(二十三)落實首診負責制和轉診審核責任制。同有關部門制定建立醫療機構轉診審核制的指導文件,落實首診醫師對患者的管理責任。以市級醫聯體建設規劃為依據,依托城市醫聯體、縣域醫共體和??坡撁撕炗嗠p向轉診合作協議,完善雙向轉診管理制度和標準,暢通雙向轉診通道。

(二十四)完善分級診療制度體系。在嚴格控制大醫院規模的基礎上,以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優化資源配置,以三大中心建設為切入點推進急慢分治,完善分級診療配套政策。落實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分級診療技術方案、常見病種入出院標準和轉診原則,推動基層首診。協同醫保部門完善價格醫保政策,推進基本醫保制度與分級診療制度融合。爭取2021年底,由上級醫療機構下轉患者數量與上轉數量比例≥20%,縣域內就診率達在92%左右。

四、以確保醫療質量為目標,強化醫療服務綜合監管

(二十五)強化醫療機構監管。依據標準規范,嚴格審批醫療機構,規范醫療機構命名、科室設置等。繼續開展規范醫療機構名稱整治活動,開展二級醫院審批檢查,加強事前審批和事后管理。建立醫療機構依法執業自查制度,落實機構管理主體責任。

(二十六)強化醫務人員監管。積極參加醫師資格考試一年兩試、計算機化考試、實踐技能集中開考等醫考改革工作,平穩做好醫師資格考試組織實施。會同省有關部門合理調整完善考試收費標準,建立完善醫考專項資金管理相關制度。推進電子證照,規范做好醫師注冊、變更、多機構備案、注銷等工作。統一醫師定期考核方式和結果管理,建立健全醫師定期考核獎懲制度。依照舉報線索和日常監管情況,依法嚴厲查處醫師、護士、藥師違法違規行為,強化醫務人員執業管理。

(二十七)強化醫療技術監管。完善省級醫療技術臨床應用信息化平臺建設,加強國家級限制類醫療技術備案管理,修訂省級限制類醫療技術目錄。落實《江蘇省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制定《江蘇省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技術臨床應用規劃》,會同相關部門出臺捐獻器官獲取使用價格目錄,制定《江蘇省人體捐獻器官獲取使用價格和財務管理實施細則》。

(二十八)強化醫療行為監管。落實《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制定規范醫療行為促進合理醫療檢查實施意見。開展民營醫院管理年活動,指導民營醫院加強內涵建設、規范執業行為、全面提升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十九)強化合理用藥監管。組建省市級藥學專家團隊,促進醫聯體上下級醫療機構用藥相銜接。利用信息化手段,落實抗菌藥物備案管理處方點評制度,加強抗菌藥物、抗腫瘤藥監測管理。加強藥師隊伍建設,推進居家社區藥學服務。分級組織開展醫療機構合理用藥考核,確?;鶎俞t療機構、二級醫療機構和三級醫療機構考核覆蓋率分別不低于10%、30%和100%。繼續開展三級醫院靜配中心確認和復核工作,推進靜配中心智能化建設。

(三十)強化醫用耗材監管。成立省醫用耗材管理質控中心,加強醫療機構醫用耗材管理監督。做好醫用耗材分級管理目錄備案管理,將醫用耗材分級管理納入不定期檢查內容,確保工作要求落實到位。

(三十一)強化臨床實驗室監管。組織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驗收工作。開展全省醫療機構實驗室質量評價,推進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對獨立法人的醫學實驗室進行現場質控及規范化建設檢查。開展基層檢驗人員培訓,組織開展全省臨床檢驗技能競賽。

(三十)強化醫院評審評價和認證工作。修訂《江蘇省醫院評審辦法》,完善醫院評審工作程序。圍繞《三級醫院評審標準(2020年版)》,修訂三級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以及不定期重點檢查內容和標準,指導各市規范有序完成二級及以下醫院評審工作。優化醫院評審工作模式,推動以日常監測、客觀指標、定量評價、現場檢查、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審工作模式。開展醫院認證工作試點。

(三十強化醫療質量控制體系建設。繼續擴大質控工作覆蓋范圍,新增腦卒中、胸痛、基層醫療、門診管理、超聲技術、微創技術、燒傷專業質控中心,改設兒科、婦科、產科、放射診斷專業質控中心,進一步完善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加強醫療質量數據收集、分析、反饋,推動質控工作在機構、???、病種、技術層面不斷深入。

(三十強化血液安全保障管理。加強血液安全供應,做好重要時間節點血液保障。加強血站質量安全管理,加快推進醫療機構與采供血機構信息系統對接工作,推動臨床合理用血。加強單采血漿站管理。

(三十)強化醫療服務綜合監管信息系統建設。完成所有三級醫院與省醫療服務綜合監管系統對接工作,制定市醫療服務綜合監管系統驗收標準,并組織開展驗收工作。建立數據質量和核心指標定期通報制度,并將結果與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醫院評審、重點??圃u審和平安建設等掛鉤。

(三十)強化醫療廢棄物管理。加強醫療機構廢棄物源頭管理,將醫療廢物、生活垃圾和未被污染的輸液瓶(袋)通過規范分類和清晰流程,形成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貯存、分類交接、分類轉運、分類處置的管理系統。推進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實現醫療廢物全程跟蹤管理。配合推進醫療廢物處置能力建設,不定期開展督查檢查,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五、以維護公益性和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為目標,大力加強醫療行風和平安建設

(三十深化大型醫院巡查工作。繼續對委屬省管醫院開展大型醫院巡查工作,巡查結果與醫療機構評先評優、領導班子考核等相掛鉤。各設區市衛生健康委對所屬三級醫療機構制定巡查計劃和安排,并下延至縣級醫療機構。

(三十加強行風工作機制建設。構建行風建設工作分類分級管理體系,指導醫療機構完善行風管理架構,加強與紀檢監察部門協同,落實行風案件查處和重大行風案件約談通報機制,突出預防懲治違規行為。建立多部門協調機制,協同查處行風案件。

(三十)開展行風問題專項整治。落實九不準規范和廉潔從業要求,加強對藥品耗材、醫療服務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以及群眾反映強烈的紅包回扣問題的專項整治。出臺紅包管理要求,堅決懲治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職業道德警示教育、處方點評、九不準執行、四排一控活動等情況開展督查。進一步壓實醫療機構安全使用醫?;鸬呢熑?,保持打擊欺詐騙保高壓態勢,以《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管條例》貫徹學習為抓手,提升醫保管理水平和風險防控能力。

四十)深入開展平安醫院建設。修訂平安醫院考核評價標準,積極推進平安醫院建設工作。加強醫療機構安保力量和安全防范設施建設,結合醫院入口管理,推動醫療機構開展安檢工作。依法嚴厲打擊醫鬧和暴力傷醫等涉醫違法犯罪,保障醫務人員執業安全和患者就醫安全。

(四十)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常態化。持續開展衛生健康系統涉黑涉惡線索排查,建立線索移送機制。推進衛生健康行業領域突出問題整治常態化,切實凈化行業環境。強化部門聯動機制,做好對傷醫、醫鬧等嚴重危害正常醫療秩序的失信行為信息向相關部門推送工作,加強跨部門聯合懲戒。

(四十)加強醫院安全生產工作。深入開展衛生健康系統危險化學品使用安全專項治理行動,全面排查整治風險隱患,落實危險化學品使用信息報送制度,組織專項督導檢查,嚴防使用危險化學品引起的各類事故發生。

六、以服務現代化建設大局為目標,全面落實綜合醫療服務工作任務

(四十)鞏固健康扶貧成果。發揮低收入人口大病救治省級專家組作用,著力提升經濟薄弱地區縣醫院30種大病診治能力。嚴格落實先診療后付費政策,確保一站式結算全覆蓋。做好兒童白血病、血液病、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的救治和保障工作,提高規范化診療水平。

(四十)做實城鄉對口支援。落實三級醫院對口支援經濟薄弱地區縣級醫院合作協議。統籌做好三級醫院對口陜西、西藏、青海等省區貧困縣縣級醫院工作,利用遠程醫療和互聯網+”,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開展支援效果評估。

(四十)促進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貫徹落實《江蘇省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實施辦法》,履行殘疾預防與康復部門職責。建立和完善以社區康復為基礎、康復機構為骨干、殘疾人家庭為依托的殘疾人康復服務體系。組織開展康復治療師等康復專業技術人員培訓。

(四十)做好相關綜合醫療服務工作。持續推動防盲治盲、防聾治聾工作,配合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眼防治工作。完善社會救助工作機制,提高疾病應急救助基金使用效益。協同做好軍民融合發展、征兵體檢、公務員招錄體檢等工作。加強醫院社工和志愿者隊伍專業化建設,鼓勵各級醫療機構大力推行志愿者服務。

七、以提高醫療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目標,全面加強政治和作風建設

(四十)加強黨的建設。著眼全面達標,注重結果運用,引領公立醫院提升黨建工作整體質量。健全完善公立醫院議事規則,提高公立醫院領導班子議事決策水平。強化黨支部政治功能,推進醫院科室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落實雙培養機制,推動黨建與醫院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牢固樹立政治機關意識,扎實推進三個表率模范機關建設,提高黨內政治生活質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建設學習型處室。

(四十)加強醫療行業意識形態工作。把意識形態工作納入院長培訓和醫療行業黨員教育培訓內容,推動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向醫療機構延伸。落實主管主辦責任,加強醫療機構網站、微信、微博、講座、年會等意識形態陣地建設管理,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四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常態化進行廉政警示教育,筑牢黨員干部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和行為底線。落實廉政風險防控制度,在組織重點???、等級醫院評審等活動時,主動邀請紀檢部門全程監督指導。

五十)加強隊伍作風建設。弘揚偉大抗疫精神,鞏固五抓五促提效能、全力奪取雙勝利專項行動成果,努力打造講擔當、有作為的黨員干部隊伍。鞏固深化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集中整治成果,持續為基層減負。

(五十加強醫院和醫政醫管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分層舉辦二、三級醫院院長、病案統計管理人員和醫政醫管管理干部等培訓工作,逐步提高不同專業、不同崗位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管理水平。依托學會協會開展專題培訓,提高醫療衛生人才業務水平。

2021年全省醫政醫管工作要點.docx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AAAA 美女在线永久免费网站 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 波多野结衣电影 亚洲一级av无码中文字幕